top of page
  • Whatsapp
  • Grey Facebook Icon
  • Grey Instagram Icon
  • 灰色博客圖標
  • YouTube
  • Spotify

抗日戰爭 溫習重點

1931年至1937年間既侵略行動﹕佔領滿蒙地區,劍指華北地區

溫習重點﹕要明白日本侵略目標,同時中日雙方作戰策略

 

 

 

 

 

 

 


(1) 1931年,日本以中國軍隊炸毀南滿鐵路為藉口,炮轟瀋陽。
當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對日本的態度則較為消極,他抱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宗旨,認為應暫時對日本溫和忍讓,使國民政府能夠「以平定內亂為第一目標」,亦即集中精力剿共,待肅清內亂後才全力對外,反撃日本 ,  結果﹕駐兵東北的張學良在蔣中正授意下,維持不抵抗政策,使日軍輕易佔領東北全境。

 


(2) 由於國民政府對日政策和戰不定,日本得以不斷擴大其侵佔範圍。日軍輕易佔領東北全境後,蔣中正向國聯投訴,日本為美化其侵略,於是拉攏清末帝溥儀成立「偽滿洲國」,成為日本傀儡政權。

 

 

 

 

 


(3) 1933年,日軍退出國聯。而且繼續進攻,實行華北特殊化。先陷山海關,熱河等地,國民政府仍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規定冀東成為「非武裝區」,使華北門戶洞開。1935年,日本又推行「華北自治運動」,指使殷汝耕在冀東非武裝區成立「防共自治政府」,策劃華北諸省的自治運動,提倡華北特殊化,把冀東22縣獨立於國民政府之外,由日本幕後控制。1936年,又在北平設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使河北、察哈爾兩省部分自治,日本因而無形中佔領了華北地區。

IMG_2850.jpg
IMG_2851.jpg
IMG_2852.jpg
IMG_2849.jpg

西安事變為國共關係及中日關係的轉折點

 

 

 


【國共關係﹕由緊張到緩和】
西安事變前,國共內戰多年,蔣介石採「先安內,後攘外」政策,以致日本佔領大量領土。
但是,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放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使國共暫停彼此敵對態度,緊張關係得以緩和,及後日本七七事變,侵略中國,共產黨紅軍更接受國民黨指揮,成為新四軍,兩黨一起合作抗日。

 

 

 

 

 

 


【中日關係﹕由緊張到完全對立】
西安事變前,蔣介石採「先安內,後攘外」政策,中國未有全力反攻日本,只是消極抵抗日本,專心對付共產黨。
西安事變發生後,國共再次合作,內鬥結束,日本不想中國團結和強大,因而加速侵華步伐,於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中國全面迎擊,揭開八年抗戰的序幕,先後攻陷天津、北平、上海,更於1937年12月進行南京大屠殺。

 


抗日戰爭的三大階段

中日雙方的作戰策略及最後戰勝原因


- 日軍憑着優良的武備及訓練有素的機械化部隊,侵佔了中國大片土地,故中國於抗戰初時,中國失利。例如1937年的淞滬抗戰,由於傷亡慘重,國軍被迫撤退,上海、松江、蘇州等地相繼淪陷。1937年末,日軍攻佔南京,更爆發南京大屠殺。1938年3月,國軍雖然有「台兒莊大捷」,日軍卻隨即增援反攻,令徐州、開封等地失守。1938年6月,日軍四十餘萬兵分三路,發動對武漢的攻擊,國民政府雖然調集一百萬大軍防守,苦守四個多月,但最終仍然不敵。

- 中國軍隊卻利用「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消耗了日軍的戰鬥力。在武漢會戰後,國民革命軍主力退守山區,導致日軍的機械化部隊難以發揮作用,加上戰線延長,使日軍身陷泥沼之中。例如中國軍隊遂在淞滬會戰中頑強抵抗日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成功把重要機關和人員轉移往內地,挫敗了日軍速戰速決的企圖和銳氣。後來中國軍隊先後在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百團大戰、長沙會戰等多場戰事中,消滅了大量日軍。


- 加上中共提出國共合作宣言,並主張兩黨一致抗日。國民黨願意接受,停止進攻中共,代表持續多年的國共內戰中止,中國得以集中資源全面抗日,力量大增。國民黨軍隊主要在正面戰場與日軍交戰,不斷消耗日軍兵力,中共軍隊則主要在敵後戰場與日軍進行游擊戰,破壞交通線,牽制日軍力量。
 


- 最後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國位於太平洋的軍港珍珠港,美國總統羅斯福隨即向日本宣戰,在美國參戰下,同盟國的力量大增。當時中國與美國結為同盟,美國遂向中國提供大量軍事及經濟援助,例如派遣「飛虎隊」來華助戰,並向中國運送大量武備和物資,裝備中國軍隊,以支持對日作戰。此外,美軍在太平洋上逐步反攻,又持續轟炸日本,大幅削弱日本的作戰能力。1945年8月,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及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迫使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因而得到抗戰的最終勝利。

IMG_2982.jpg
IMG_2983.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