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東晉南朝的士族寒門

 

相信應該係同學比較頭痕既一課,原因在於涉及多個朝代,

依家我嘗試下整個懶人版比大家知道依課既重點。

(1) 士族形成的原因﹕
- 歷史因素﹕

兩漢尊崇儒術,研習儒家經典成為入仕的主要途徑

累世經學 + 累世公卿

(東漢末年袁紹一門的四世三公,弘農楊氏的四世太尉就是當中的典型。)
- 選士制度之弊﹕漢代察舉制 + 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使士族長期躋身高位
- 政權取態﹕
(A) 西晉皇室司馬氏出身高門,奪取政權時又有賴士族的支持,故建國後常常維護世家大族的利益。
(B) 東晉南渡,司馬宗室勢孤力弱,結果司馬睿得琅邪王氏的謀劃聯絡和一眾北方世族的支持才能成功登上帝位和穩住局面。
(C) 得到政治及經濟特權

     (「佔田制」和「蔭戶制」)

(2) 東晉時期及南朝時期士族與皇室之間的關係
- 「王與馬,共天下」

    (君弱臣強的格局)
- 處於貌合神離 (大抵上會合力抵禦內憂外患 [EG平定王敦之亂及抵抗前秦南侵],但礙於先家後國的觀念,一旦皇族侵蝕士族時,士族會反抗
- 南朝君主出身寒庶,開始打壓士族
- 侯景之亂予士族致命一撃,君主乘機提攜寒族
(那麼,士族衰落是因為士族自身腐化還是君主打壓所導致?)

(3) 士族與寒門之關係

(士族在政治、經濟、婚姻等多方面如何排斥寒門)

(4) 最後,士族政治有何好?

      同時有何壞?

(同學需知道雖然我地成日講到士族腐化危害政權的穩定、

又阻礙北伐大業,但都不能忽視士族都有江南開發,以及守護國土的角色)

IMG_2986.jpg
bottom of page